“春春”欲动的小伙伴们


(资料图片)

是时候把研学提上日程了

水东古镇春光无限,

出游正当时!

水东古镇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皖南皮影、宣州窑、宣扇、木雕、草编等曾经人们赖以为生的高超技艺在当下自然也成为被追忆怀念的对象,走进水东古镇景区,便可寻找到这些非遗的印记。

Q

在古镇研学有哪些特色活动呢?

01

体验传统民俗,传承非遗文化

皖南皮影

由皖南皮影戏第九代传承人何泽华向学生们介绍皮影戏历史与传承、表演皮影戏剧目、展示制作技法教学、体验皮影戏表演,观看老“匠人”手中艺术品诞生的过程,明白来龙去脉,还可以亲自上手操作一番,动手的乐趣不言而喻。

宣扇

宣扇,是以产地命名的一种折扇,产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扇起源于宋代,当时折扇普遍被称为“聚骨扇”,宣扇主要有十三股宣纸类卷瓶宣扇和四十股、四十二股真丝扇、四十五股三十骨丝绸和宣纸类宣扇。其扇骨原材料产于本地山区,竹扇骨取材于六年以上竹类,木扇骨取材于生长50年以上名贵树木。宣扇入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徽老字号,由宣城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亚兰带领孩子们感受传统宣扇制作技艺。

宣州窑

宣州窑是安徽三大古窑之一,以“州”命名,是皖南地区的一代名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不仅烧造民用器,还烧造官用和军用陶瓷,由于古宣州境内地理环境优越,加上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造就了宣州窑的繁荣,被载入了中国陶瓷史册。陶艺制作让孩子们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惊人的美,是脑力与体力协调结合的过程。

草  编

草编是民间广泛流传的手工技艺,是以草叶为原料编织的工艺品,草编门类主要有鞋、帽、提包、套果盒、玩具、扇、椅七大类,几十个花色。采用老粽叶和粽叶芯为原料,经过加工后制成。2017年草编艺术荣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传承人姚华子把草编技艺草编知识传授给孩子们。

02

穿越亿年,探寻生命的起源

水东化石玉石馆

海洋,孕育出了万千生命。三叶虫,诞生在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中,象征着古生代的繁盛与衰败。通过数不清的化石记录,回忆着中生代的一次次生物掩埋。

水东,一座与海岸线相距千里的小镇,可我们脚下的岩石,在一万年前却是深藏在大洋的底部,随着时间的长河慢慢隆起,将生命的印记带到我们身边。

参观玉石馆,让学生们在通过玉器上不同的纹饰,体会蕴藏着不同的寓意,古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水东古镇研学团

将学习变成“知”与“行”的交融

让学习成为看得到生命的欢歌起舞

水东古镇研学季

期待您的加入!

交通指南

自驾:地图导航至“水东老街售票处”

公交:宣城方向:乘坐109公交水东旅游集散中心下车

宁国方向:乘坐大巴至水东汽车站后前往老街

信息来源 丨 水东古镇景区

编辑 丨 汪飞

复审 丨 丁美华

终审 丨 胡宇飞

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游安徽

请关注“游安徽”APP

关键词: